加拿大 新斯科細亞-漁人灣, 哈利法克斯Nova Scotia-Fisherman's Cove, Halifax

就算出國行程規劃很長時間,每天都有計劃,一定要出門,才不會浪費機會時光。長頭髮的洗頭時間就很吃緊,這時就要用法姿優乾洗頭,即可快速清潔頭髮,同時去油癢臭髒,一舉數得,要不然也撐不了這麼多天的旅行。

今天的行程,本來要參加Paul的Halifax Titanic History Tour,無奈髮精靈不夠積極,加上Paul以為我不去就沒排後補,只好自己照著他的上述連結行程,盡量自己走到哪算到哪。

Fisherman's Cove漁人灣

到漁民灣就是坐公車到Bridge Terminal Bay,也就是總公車站,再換公車月台換公車坐到Main Rd At Civic。詳細Google Map就知道了。像髮精靈就是先坐5號或10號,再換6B或6C。上車投不找零的現金,回程司機會在票上打洞,就免費回來。也可以下載App HFXGO,上網付費後用手機感應,詳情請看Halifax Transit

到了之後,發現是個人潮洶湧、經過精心修復、擁有兩百年歷史的漁村。時值加拿大萬聖節,很多鬼和小朋友都出動了。這的萬聖節很恐怖,竟然可以玩一個月!

這間是真是漁夫的家,其他比較漂亮都變成觀光紀念品屋了。

大型網具主要是捕撈龍蝦,其次是魚。

真的有在作業的漁船和小小海港


-Heritage Center漁人灣遺產中心

看起來像遊客中心是漁人灣的中心,也是克萊德 T.亨尼伯里廳Clyde T.Henneberry Room的家。他(1924-2017)是東部航道Eastern Passage的終身居民,也是濱海省最有趣的海洋畫家之一。這漁村也屬東部航道,而不是Halifax。

中心內今天有攤位活動,第一個就很吸晴,害髮精靈很想買。是3D列印的恐龍,老閭也親自解說,網站如下:Katsu's Dojo 3D

中心外有個攤是超級大的棒棒糖,不知如何吃才好。女老閭背後就是中心房屋的牆面。

從中心背後順著木棧道走,可以沿著繞完海邊小村莊。右邊圍住的桌椅,當時不知道就是等下要吃飯的餐廳。

到處走可以看到漁民屋、船和工具,也有許多座椅,上多有紀念某人的標示。回程看就是整個漁民灣多彩的建築小屋。

此座位是螃蟹,極為藝術巧思,上面寫紀念Carol Nikerson。這步道相對少人走,因為遊客都帶著小孩擠在彩屋和中心附近買東西。
第一間看看有什好吃的,就是些糕點。海鮮、三明治、漢堡、開胃菜、每日特色菜、炸魚薯條、冰淇淋等。


-Pumpkin Village

好可愛的美人魚當門神。內有多種當地人手工紀念品可挑選,整間屋內外非常具有巧思。


-The Violet Unicorn

也是在賣紀念品的,有肥皂、手工品、藝術創作。出售獨特、有趣、愚蠢、明亮和有趣的禮物,也有健康的嚴肅物品,從肥皂假牙到美人魚織物雕塑。

又是Pumpkin Villege的外觀,實在是太美了,所以多拍幾張照。


-Jewellery Designs By Heather

賣珠寶設計的粉色小屋。店主Heather Donald-Reagh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單品,以滿足各種預算和品味。 手鍊、耳環、項鍊和戒指均可訂製。


-Kismet Design

此黃色屋賣當地設計師衣服和小藝術品。手工禮品、標誌、珠寶、服裝、收藏品。

再來就是選南瓜活動了,看你喜歡買哪個,趕快八字站在它的兩旁夾住,如這星星睡褲青髮妹仔。

然後就是和幾個朋友討論哪粒好看不是好吃,可以搬回家,大小妹妹都來看了。

這裏的南瓜種類多樣,價格都不同寫在板上。

長圓不同顏色都有,這是吃的、太小了不能裝飾。


-By The Ocean Art

石頭、木材和沙灘玻璃創作的原創卵石藝術。用海邊小圓石作成的小鳥貼圖,很好奇萬一石頭被這女設計師撿光怎麼辦。還有藍石油漆小砧板,殘念沒有帶回家。現場也有工作室和課程教室。


-Coffee, Tea & Sea

賣些咖啡茶甜點、湯和三明治、早餐、印尼食品。這裡是沒有大腸包小腸的油膩食物。

門口的畫很鮮艷,很配它的綠背景。

左鄰右舍都是這樣的小屋


-Jo's Old Time Candy & Ice Cream Parlour

裏面賣一堆糖果、冰淇淋。

糖果一罐罐五顏六色,真想全部帶回家。


-Lil B's Bakery

師傅當場在屋內作麵包,看起來很好吃,照片太多無法再貼了。


-Hen & Goose

作和賣可愛狗鍊環、狗衣服的不撞衫特色產品。


-Fisherman's Cove Gallery

十位藝術家的畫作和藝術相關產品集結在屋內,繪畫、複製品、卡片、磁鐵、杯子、珠寶和其他彩繪物品的形式展示。


-Shore Things

所有產品均為手工製作,並儘可能使用當地海岸的回收材料,從沙錢到舊浮木、廢棄的龍蝦陷阱和美麗的貝殼。門口是這個很應景的骷髏死人骨頭。


-Boondock

這附近也只有這家餐廳比較像樣,可以坐下來吃。經過妺妺介紹,點了Fish Pie-Haddock, Shrimp and Peas in a White Sauce. Topped with Puff Pastry. Served with Mashed Potato and Daily Veg. 魚派-白醬黑線鱈、蝦子和豌豆。上面放著酥皮糕點。搭配馬鈴薯泥和每日蔬菜。

剛看官網,這道菜不見了。因為不喜歡馬鈴薯泥,請妹妹改成每日蔬菜多一點。結果一來,竟然是酥皮內包魚肉,原來是英文太爛沒看清楚。

連遊客都是從鬼府來的。

派皮香軟酥脆、魚肉鮮嫩多汁很不錯。菜也很軟又新鮮,配花椰菜、紅蘿蔔。


-St. Andrew Roman Catholic Church

吃完後要回去了,在村口看到這很多墳墓的教堂。後面有間人家的房子,還有池塘,不知道是誰的。


看Google Map的公車時間,奇怪公車一直沒到,又回去遊客中心晃晃。等車來時已經是快下午兩點了。打算下個行程到Point Presant Park,因為沒有直接到達公園門口的公車指示,先坐公車6B或6C號到總站Bridge Terminal Bay,再換公車月台坐1號到Barrington St Before Duke St Bay,續換29號坐到 Tower Rd At Tower Rd Turning Loop。還有很多不同的換法,詳情可看到時候的Google Map,所以出國前在台灣或自己的國家買美加地區的網路漫遊很重要。


Halifax

-Point Pleasant Park波因特普萊森特公園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公園,簡直是大型自然風景區。當然對加拿大來說是小的。入門口之後請仔細看眼前牌子上的地圖拍照下來,或是看這:Point Plesant Park Map,主要是走中間紅色的Cambridge Drive直直到底。這片歷史悠久的樹木繁茂地區位於哈利法克斯半島的南端,佔地75公頃,是遛狗、跑步、騎自行車或坐在長凳上欣賞大海的好地方。公園的大部分區域都可供輪椅通行。

--Prince of Wales Tower National Historic Site威爾斯親王塔

第一個景點就是威爾斯親王塔國家歷史遺址,佔地 0.78公頃(約1英畝),位於75公頃(185英畝)。雖然園區內還有其他幾處歷史悠久的海岸防禦遺跡,但此遺址是唯一被指定為國家歷史遺址。該內部在過去幾年一直不對公眾開放,但公眾對重新開放有一定興趣。

這可能是背門

背面有樓梯可以進去。附近人煙稀少,只有少數溜狗人士和野餐客。


--Cambridge Battery劍橋砲台

劍橋砲台於1862年美國內戰(1861-1865)期間英美關係緊張期間動工,於1868年竣工。該砲台位於早期為威爾斯親王塔和奧格爾維堡服務的軍火庫舊址上,稱為「舊實驗室」。它被設計成一個不規則的四面半月形(半月形外牆),並帶有柵欄峽谷(後部)。海拔65英尺,比兩個海岸線砲台(波因特普萊森特Point Pleasant砲台和西北砲台)的高度還要高。砲台的右面覆蓋了出海的主航道,而左面則穿過入口航道,通往麥克納布島McNab’s Island。較短的右翼負責指揮西北軍的入口,左翼負責自衛砲,以抵禦來自陸地的攻擊。 它位於西北臂砲台和威爾斯親王塔之間。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 最後一次發射是在1904年。

一眼望去,覺得很失望,小小的一堆看不清楚不知道是什麼,好像是騙人來的古蹟。

中間有個砲台。

其中很多樓梯可以上下,還有不知名的屋頂,照片也不清楚就不貼了,因為還散的蠻開的。

走到路的盡頭就是公園終點,也就是面對McNabs島的海,有些人就坐在海邊悠閒過下午。


--Naval Memorial紀念碑

哈利法克斯紀念碑由英聯邦戰爭墳墓委員會建造,旨在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中陣亡的英聯邦和帝國軍隊的男女軍人。它特別紀念那些在海上喪生的加拿大和紐芬蘭水手、商船海員、士兵和護士姐妹,並且還刻有駐紮在加拿大無名墳墓的加拿大陸軍士兵的名字。

所有進出港口的船隻都可以看到它;各國海軍艦艇經過時行禮致敬是常有的事。該紀念碑採用12公尺高的犧牲十字架的形式,其設計與世界各地英聯邦戰爭公墓中的紀念碑相似。十字架矗立在魁北克灰色花崗岩的八角形平台上,平台表面有23塊青銅板,上面刻有3,257個名字。第一到第三版包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272個名字,第四到二十三版則顯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2,845個名字。

往右邊一走就會有大大的叉路,這公園的路都是這麼大,可以盡管看著地圖走那一堆叉路,有些是自行車道。


--Northwest Arm Battery西北臂砲台

1762年夏天,皇家工程師約翰·亨利·巴斯蒂德John Henry Bastide少將監督了西北臂砲台Northwest Arm Battery和波因特普萊森特砲台Point Pleasant Battery的初步建設。兩個砲台都是為了回應法國人於當年七月占領紐芬蘭島聖約翰斯Saint Johns而建造的。西北艦砲台位於波因特普萊森特Point Pleasant西側,旨在防止敵方船隻進入軍艦並從西面攻擊哈利法克斯半島。它與位於手臂上方700碼處的皇家海軍武裝單桅帆船和鍊式吊桿配合使用,最初由十門九磅大砲組成的巴貝特砲台組成。

回頭一看應該就是面對北太平洋的海灣。很少有經驗看到這麼大的城市公園。

結束完公園之旅後,坐公車想去幾個教堂晃晃。結果因手機快沒電,不知如何下車,還好公車司機人很好,還下車指路給髮精靈看。在一個超商好心妹妹指引下找到插頭充一下電後,於是走到下列這個教堂。

-Our Lady of Sorrows Chapel悲傷聖母教堂

1843年9月,聖母瑪利亞七難節,威廉·沃爾什William Walsh主教為聖十字公墓舉行了祝聖儀式,山上俯瞰墓地的新教堂被命名為「悲傷聖母」。雖然清理墓地是哈利法克斯愛爾蘭天主教社區的一項重大任務,但最大的成就無疑是建造此教堂。

威廉·沃爾什主教希望停屍教堂成為新墓地的中心,他不遺餘力地說服木匠和泥瓦匠免費提供勞力。1843年8月31日,教堂的地基已經奠基,一隊工人在「盛況和儀式」下從聖瑪麗大教堂遊行到聖十字教堂,開始建造教堂。一天之內,框架就被升起,結構被蓋上屋頂、車床、木板、木瓦,並在外部和內部進行油漆。當然,當地商人繼續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收尾工作如石膏等。 據《紀事報》報導,「這是當今的奇蹟」。1843 年9月17日,教堂舉行了第一場彌撒。

一堆墳墓中有一條小道到達這間打不開門的教堂。

第一眼其實看到的是這幕,很突兀高樓大廈中的一堆埤墓園,都市叢林中的一小區。

這裏非常的安靜,幾乎沒有人,只有一個男人好像在抽菸。不知晚上是否很熱鬧。

看完教堂以後,天色也暗了,於是再搭公車7B號回到市中心。

-Scotia Square

先到這個購物中心休息一下,順便手機充電。

在這很方便可以上廁所,即使髮精靈不知道為何周日下午美食街就都關門。在廁所發現好像有人在四腳兩獸雜交,還是女流浪漢在裏面休息。實在是太久了,只好通報購物中心的管理辦公室。發現連購物中心內有位置的地方都坐很多流浪漢。


結束後開始城內重點巡禮。

-Halifax Town Clock哈利法克斯城鎮時鐘

是十九世紀早期帕拉第奧式建築Palladian structure的忠實重建。該建築採用白色木隔板和木瓦覆蓋,由一個對稱的矩形基座支撐著一座三層八角形塔樓組成,具有典型的古典元素和細節。塔樓由圓形柱廊組成,柱廊支撐著八角形鐘樓,鐘樓支撐著八角形拱廊層,頂部有銅圓頂、欄桿和銅球。該建築仍然保留著自1803年10月20日以來一直運行的原始功能時鐘裝置。

每天都會看到,今天終於拍到美麗的真面目。

Halifax的街道需要爬上爬下,往山坡爬後,看到這鐘就正對著這圓型的演唱會球場表演處。


-Halifax Citadel National Historic Site哈利法克斯城堡國家歷史遺址

正是這座俯瞰下方可防禦港口的山峰促使英國軍隊於1749年在此建立了這座城鎮。多年來,隨著堡壘的發展,城鎮也在不斷發展,哈利法克斯的大部分地區都致力於為士兵提供必需品和業餘娛樂。

現在它的作用是提醒人們哈利法克斯的過去,而不是作為軍事防禦工事。城堡於1856年竣工,正式名稱為喬治堡,以英國國王喬治二世命名,實際上是城堡山頂一系列堡壘中的第四座堡壘。其獨特的星形形狀是英國陸軍建造的許多十九世紀堡壘的典型特徵,為駐軍提供了廣闊的弧線。士兵們從深深的防禦戰壕和佈滿大砲的堅固城牆的各個角度瞄準他們的火槍。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沒有敵軍敢攻擊哈利法克斯城堡。

午後炮聲是自1857年以來的當地傳統,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傳統之一,第三旅皇家砲兵每天都會鳴槍宣布中午時間,整個城市都能聽到這一聲音。

因為這古城已關門,就這樣走走繞一周。賣票口門禁森嚴,要進去得明天再來了。


-Halifax Visiting Dispensary藥房, Halifax Academy學院

遠處紅色的建築物,左邊是古藥房;右邊是哈利法克斯學院,現由NSCAD大學管。藥房旨在1856年滿足低收入個人和家庭對免費和補貼醫療服務的需求。該藥房在布倫瑞克街的一家診所外經營,城市太平間位於大樓的地下室,為婦女和兒童的治療提供專門服務,以及每日的醫療和外科診所以及每週的牙科、眼、耳、鼻檢查和喉嚨診所。藥局也為糖尿病、關節炎、猩紅熱、傷寒、白喉、天花和消耗性疾病等疾病提供醫療服務和藥物。輪流的醫生人員提供家訪服務。

這洞可能是要放砲台的吧。

城牆很厚,有人從門出來開車走,可能是工作人員。本來髮精靈想偷溜進去看看,但想到萬一被鎖在裏面一晚就慘了。跟古蹟睡超恐怖的。

鐘樓的背面可以進去

-Halifax City Hall哈利法克斯市政廳

路旁古蹟建於1887年到1890年,是新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最大、最古老的市政建築之一。

-NSCAD University

再次經過的大學,夾雜在城市之中。


-Halifax Ferry TerminalThe Dockyard Clock

這個渡輪碼頭在白天有很多船隻的活動旅遊可以參加。

岸邊是一款手工製作的時鐘,被視為加拿大最古老的工作時鐘,也是哈利法克斯原始海軍造船廠的最後有形證據。


-Queen’s Marque

購物中心


-Tidal Beacon潮汐燈塔

潮汐燈塔由國際知名藝術家和雕塑家Ned Kahn設計。根據潮汐的變化會有不同的燈光表現。


-Café Lunette

就在Queen's Marque內,進去點完晚餐後,去上廁所時可發現有供人辦公談天的一堆桌椅。這間是第一天團遊時美國律師人夫介紹的。裝潢很漂亮,相機可以一直拍。

吧台沒人坐,門口也沒人,服務生把所有人趕到右邊。外套可以吊在牆上,更上有放酒,桌上有鮮花,生意挺不錯的。

在這點了扇貝、附餐薯條,髮精靈很受不了加拿大人的青菜是薯條、澱粉類如米麵也用薯條,主食更用薯條。跟服務帥哥說可否換一盤青菜,就得到了一盤長青花菜。

吃了一陣子,覺得扇貝裏面一直吃到沙子。等帥哥來問吃的如何時,反應後就再換一盤,果然就都沒有沙子了,服務很好。

順便一直忘記提的,加拿大人很環保,桌上很少瓶裝水,所以要續杯熱開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扇貝量不少

無所不在的薯條

長青花菜


-The Cable Wharf

吃完後出來,這餐廳外面也有一排浪漫的桌椅。走道上有裝飾燈柱,遠處看是另一家餐廳。

-5151 George

辦公室大樓

--------
隔天繼續逛Halifax,因為約中午就要坐車到Cape Breton了,沒有太多時間。經過前一晚和住宿新認識的房友討論,決定了下列的地方-圖書館和公園。

Halifax

-Saint George's Round Church

出門時在路上逛到附近的教會,看網站聚會時間還蠻有在經營的。是聖喬治教區提供的傳統英國聖公會Anglican Parish崇拜。


-Halifax Central Library

第一天晚上有逛到一間舊的圖書館,這新館是多倫多人推薦給髮精靈的,他說他對那些歷史建築很沒興趣,這圖書館很讚。逛完之後,覺得新北市圖書新總館更是不錯,是誰在學誰呢?來這不是要看書而是要坐著休息喝茶吃點心。

中間的樓梯很有設計感,旁的圓型是書架。先不管裏面有哪些舊新書吧,真是很美的地方。

隨便拍都是網美景點,看到眼睛花掉。

最頂樓挑高採光,這城市四周沒有一堆高樓大廈,前方是停車場。座椅旁都有地板插頭可充電。旁也有咖啡廳甜點可吃早餐聊是非,可在這盡情看書睡覺。廁間也有免費的衛生棉衛生條,非常貼心。

每一層樓都有電腦桌椅,也有隔間的沙發供人自閉發呆開會打電動,照片太多就不貼了,否則可以作個特輯。


-Halifax Public Garden哈利法克斯公共花園

繼續出發來到旁邊不遠的有名公園,原來以為是一個公園,現經查才知是很多公園的集合。

由兩個相鄰的花園、一片沼澤荒地和一個莊園留下的可愛遺產合併而成。始於1836年在政治家兼記者約瑟夫·豪Joseph Howe的倡導下,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園藝協會成立了NSHS公園。目標是透過植物新品種的培育和文化實踐來推進園藝藝術和植物學科學。

豪先生尋求透過公眾捐款和立法機關的撥款為社會建立一個花園。透過他的努力,哈利法克斯公共區的一塊5.5英畝的土地於1841年免費提供給社會。它出售進入花園的會員資格,並且每週只向人民開放一次。還出售了苗木並收取入場費。

1866年,另一位政治家約翰·麥卡洛克John MacCulloch在毗鄰人工池塘和上述花園的兩英畝荒地上創建了第一個市屬公共花園。 因在巴黎旅行期間,MacCulloch愛上了一個公共廣場,就以此為基礎設計完成。該花園於1867年由首席大法官威廉·楊爵士Sir William Young 正式開放。

當人工池塘西北部的一塊沼澤地被填平後,新的公共花園繼續發展,市政府撥款2000美元用於景觀美化。麥卡洛克先生的繼任者威廉·巴倫William Barron也成功地讓市政府購買了負債累累NSHS擁有的人民花園。他將其與毗鄰的公共花園結合。

1872年,理查德·鮑爾Richard Power被聘為哈利法克斯公共花園的管理者,並負責將所有這些部分組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1875年,他開始實施花園風格的軸對稱計劃,從NSHS苗圃的現有樹種中種植了2000棵樹。沿著花園的周邊種植了林蔭大道Grande Alleé,這項工作持續了四年,最終為人工池塘雕刻出了更自然的形狀,現在被稱為格里芬池塘。後來到今相關的許多主要功能都是在理查德鮑爾斯計劃完成後添加的。

從1887年的演奏台開始,接下來的24年裡增建了展館入口,為此訂購了主要的鍛鐵大門,隨後是銀禧噴泉、士兵紀念噴泉、園丁小屋、周圍的鐵柵欄花園的週邊,最後是混凝土橋樑。
從那時1911年到2003年9月胡安颶風過後哈利法克斯公共花園的修復,幾乎沒有任何補充。胡安颶風過後,新的基礎設施更換和改造計畫正在實施。當時園藝館的修復和整個花園的新照明系統已經完成,但沒有增加主要功能。

胡安颶風造成的破壞成為催化劑,為花園帶來了資金,籌款100萬美金讓穿過園藝大廳廣場的新入口建成,以天鵝支撐的噴泉為主。格里芬池塘安裝了新的抽水系統,一些床被重新塑造,溪流被拓寬並重新種植。

2011年,演奏台按照原來的細節進行了修復,包括新的屋頂。2012 年,包括增加了環保再循環泵系統,以及結構修復和飾面修復。 2014 年,楊先生的骨灰盒被替換為根據原件模製的複製品。

--Main Gates大門

上面刻有哈利法克斯市的徽章“E Mari Merces”,意思是來自哈利法克斯的財富海。它們最初是從蘇格蘭的撒拉森鑄造廠購買的,用於1890年的拱形館,該館是1890年花園的主要入口。大門於1907年搬到現址。


--Upper and Lower Bridges上橋和下橋

進去後看到兩座橋和池塘中的雕像。

遠處上橋和此不太出名的下橋建於1911 年,取代了橫跨溪流和池塘的木橋,是拍攝婚禮和畢業照的首選目的地。兩者均由混凝土製成,四個角落基座上有精緻的欄桿和混凝土甕。上橋有一個稍微拱形的橋面,而下橋橋面是平的。上橋上刻有一塊紀念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Francis Fitzgerald督察英勇行為的牌匾,他是本地哈利岡Haligonian人,也是“RNWMP”的成員 皇家西北騎警Royal North West Mounted Police

中間的雕像,旁岸邊綠頭鴨。


--Horticultural Hall園藝館, Café/Visitor Information

最初建於1847年,是Nova Scotia園藝協會的會議廳和儲藏區,是此花園最古老的部分。四個角落各栽了四棵榆樹。內設有Uncommon Grounds咖啡館,遊客可以在建築物周圍的甲板上享用咖啡和小吃。

內部寬敞有志工介紹和食物吧台及冰淇淋。


--Bandstand and Geometric Beds演奏台和和幾何床

2011年修復的演奏台建於1887年,旨在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五十週年。德國出生的哈利法克斯居民亨利·布施Henry Busch設計的。125年來,這裡一直是音樂會舉辦地點和社交活動的焦點。32個幾何床是維多利亞花園的常見元素,在夏季,這些種植傳統維多利亞一年生植物的浮床提供了豐富的色彩。

--Statues and Urns donated by Sir William Young威廉楊爵士捐贈的雕像和骨灰甕

1887年演奏台建成的那一年,首席大法官William Young爵士的莊園將他自己花園中的三座混凝土雕像和六個骨灰盒捐贈給了他心愛的哈利法克斯公共花園。也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五十週年而添加的。穀神星Ceres,羅馬女神,代表農業和生育;弗洛拉Flora,花朵與春天的女神;林地、野生動物和月亮女神戴安娜則沿著小巷安放。

花園中銀禧噴泉頂上的中心人物。戴安娜和埃格里亞都與水有關,水被認為是神聖的。戴安娜在2020年修復。六個甕被放置在音樂台周圍的幾何床內。 它們根據原件重新鑄造,並於2014 年重新安裝在花園中。

--Carpet Beds地毯床

綠地上的花園是地毯床是維多利亞時代花園的傳統,由密集排列的矮植物組成,葉子顏色形成鮮明對比,描繪出特定的設計或圖案。 植物通常不允許開花並且在季節期間持續修剪以保持線條清晰。該花園有兩張地毯床,每年用於紀念特殊活動。

前面是雕像、後面是演奏台不是涼亭喔,加拿大不會熱到需要涼亭。旁是花床。


--Horticultural Hall Plaza

花園的最新擴建於2004年,由公共花園基金會在胡安颶風造成破壞後組織的24小時廣播活動籌集了資金。廣場中央有一個噴泉,噴泉的下盆由五隻可愛的天鵝托起。 噴泉的兩側是兩座新的格子建築,內有家庭洗手間。


--Roman Goddess Flora羅馬女神弗洛拉

三座雕像的其中一尊


--Victoria Jubilee Fountain維多利亞禧年噴泉

1897年,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週年,花園中增建了維多利亞禧噴泉Victoria Jubilee Fountain。這是一座古典風格的噴泉,有一根科林斯式的柱子,從一個沉重的正式盆地中升起,支撐著仙女埃格里亞 Egeria。她是所有仙女中最受尊敬的一位,也是四位卡梅奈(羅馬相當於古希臘繆斯女神)之一。Egeria被視為繼羅馬第一位國王和創始人羅穆盧斯國王之後的第二位羅馬國王努馬·龐皮利烏斯King Numa Pompilius的神聖配偶、政治顧問和顧問。Egeria這個名字是女性顧問或輔導員的同名詞。她周圍有四個騎在海蛇上的水寶寶,或者說“Putti”,這是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主題。義大利語putus源自拉丁語putus,意思是「男孩」或「孩子」,Putti被認為是守護神或使者神靈。是蛇形床和渦形床,這些床已經存在了一個多世紀,以密集種植的一年生植物為特色,其目的是強調床的形狀而不是植物材料。
2012年,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登基五十週年紀念年,噴泉進行了大規模修復,部分資金來自公共花園之友維多利亞週年慶典活動的捐款。

床在遠處的紅色花


--Griffin’s Pond and Titanic Model格里芬池塘和泰坦尼克號模型

這個人造池塘以一位年輕的愛爾蘭人的名字命名,他被吊死在池塘邊,其謀殺罪後來受到質疑。格里芬的池塘曾經是流經花園的天然水道淡水溪的一部分。多年來,它已從19世紀哈利法克斯多個行業的能源來源轉變為候鳥的中轉站,巡航魚鷹cruising ospreys定期飛越這裡。理查德·鮑爾柔化了池塘的方形形狀,將河岸傾斜並形成扇形,形成更自然的形狀。自 1994 年起,海事船舶模型師協會捐贈的泰坦尼克號模型就在格里芬池塘Griffin’s Pond進行夏季錨泊。


--Statues Diana戴安娜雕像

2012年被不明有心人士嚴重破壞,大家以為從此消失後,人們擔心,現年已近150歲的戴安娜王妃受損嚴重,無法修復並返回花園。後經由藝術家蘇珊費德Susan Feader修復完成,於2020重新安裝回去。她能活到這個年紀確實是個奇蹟,因為她的壽命大概值20-30年。

1874年7月9日,戴安娜抵達哈利法克斯的碼頭。她和雕像:女神弗洛拉和穀神星,連同幾個裝飾甕,由當時居住在倫敦的新斯科舍省首席法官威廉·楊爵士的好朋友安德魯·尤亞克從倫敦運往他那裡。

--Ceres, goddess of agriculture, grain crops and fertility穀神星,羅馬女神,代表農業和生育


這尊倒在地上不知道是什麼,在橋的池塘邊。

市區有幾間速食店,看起來都不太好吃,又遇到有人在採訪人,不知是新聞還是Youtuber。還排了時間去Foreign Affair看了件Canada Goose,但顏色很單一。這間都賣高級精品外套,老閭娘人很親切。

-Cunard Street Children Centre丘納德聖兒童中心

回程路上看到的。市內的非營利托兒中心,加拿大好像有不少這種中心,讓人敢生小孩。


-Halifax Armoury哈利法克斯軍械庫

第一天也有經過,從此每天經過,實在是很好奇是什麼。

在整修中。位於哈利法克斯中北部,是一座巨大的建築,採用厚重的羅馬復興風格設計,由紅色粗糙面砂岩建造。主立面的特徵是其軍門,周圍是一個大的圓形拱形窗戶,兩側是圓錐形頂部的樓梯塔。

與十九世紀末聯邦政府倡議建立民兵練習和訓練招募中心主題相關的建築的最佳範例之一。 其目的是透過在所有主要城市建立演習大廳,將志願民兵集中在大城市地區。這些建築是南非戰爭志願部隊的中心。


-Luke's Small Goods

隨便Google了間麵包店當中餐。店內可內用早餐點心。小妹妹們人都很好,產品不多。

兩款麵包都非常的好吃,分別是丹麥麵包Danish,核桃堅果可頌很讚。

巧克力麵包Pain au Chocolat,天堂般的白粉霜、酥皮和綿甜密的巧克力內餡,現在還在回味,不知道台北哪裡有賣。
快速解決臭油癢    乾淨滋養又便利
延伸閱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加拿大洛磯山 非自駕攻略(一)班夫Canadian Rockies-Banff I

美國大峽谷Grand Canyon完整快速免開車路線+登山步道

智利百內國家公園 (上) Torres Del Paine I 全程O完整記錄

厄瓜多 加拉巴哥群島(一)航班 最便宜團指引Galapagos Islands I

塞倫蓋提北部 動物大遷徙最佳觀賞精選 坦尚尼亞Serengeti North Tanzania

厄瓜多 加拉巴哥群島(二)航班 最便宜團指引Galapagos Islands II

復活節島 Easter Island

加拿大 最美楓葉公路 布雷頓角島-卡伯特道Cape Breton Island-Cabot Trail

阿瑪菲Amalfi, 卡布里島Capri 懶人包攻略

智利百內國家公園 (下) Torres Del Paine II W路線